如果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比作人的躯干,公有制经济如同骨骼,非公有制经济好似肌肉,二者共同汇聚起中国经济的巨大能量。
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由小到大、由弱到强,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有生力量。
发展势头更好——从党的十八大提出“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、同等受到法律保护”,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“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”,再到十九大明确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,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”,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信心更足,不断迈上新台阶。据统计,目前民营经济占GDP比重、税收占全国税收比重、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,都已超过一半。华为、阿里、联想、小米……一批民营企业崛起为世界级企业,唱响中国品牌。
活力创造力不断释放——打破各种“玻璃门”“弹簧门”“旋转门”,出台“鼓励社会投资39条”“促进民间投资26条”等政策,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,为民营经济营造出更加公平、开放、宽松的环境,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喷涌。目前,我国约70%的技术创新、65%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%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,其中95%以上是非公有制企业。过去3年,全国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超过4万家,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。
千帆竞发,百舸争流。“国有”“民营”各领风骚,充分发挥优势,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,增强了综合国力,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。
混合所有制改革,改出融合发展新优势
混合所有制改革,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一大亮点。“混改就是打破企业在所有制身份上的纠结和界限,让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、相互促进。”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说。
2017年8月20日,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一经发布,立刻成为资本市场备受瞩目的“头条”。联通混改作为首例央企集团层面的混改、首例垄断领域央企混改,具有里程碑意义。混改后,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.7%降到36.7%,仍是大股东但不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,腾讯、百度、阿里、苏宁等民企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。
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,是当前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着力点。截至2017年底,我国已有超过2/3的中央企业引进了各类社会资本,半数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公众化的上市公司,3家中央企业成为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企业,中央企业二级子企业以下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超过50%,并逐级提高。
国企民企以混改“联姻”,改出了国有资本、非公资本融合发展的新优势。